污水處理過程中礬花形成的因素
要達到好的絮凝效果除了要有顆粒大量碰撞之外,還需要控制顆粒合理的有效碰撞。使顆粒凝聚起來的碰撞稱之為有效碰撞。一方面,如果在絮凝中顆粒凝聚長大的過快會出現(xiàn)兩個問題:
(1)礬花長得過快其強度則減弱,在流動過程中遇到強的剪切就會使吸附架橋被剪斷,被剪斷的吸附架橋很難再連續(xù)起來,這種現(xiàn)象稱之為過反應現(xiàn)象,應該被絕對禁止;
(2)一些礬花過快的長大會使水中礬花比表面積急劇減少,一些反應不完善的小顆粒失去了反應條件,這些小顆粒與大顆粒碰撞幾率急劇減小,很難再長大起來。這些顆粒不僅不能為沉淀池所截流,也很難為濾池截流。另一方面,絮凝池中礬花顆粒也不能長得過慢,礬花長得過慢雖然密實,但當其達到沉淀池時,還有很多顆粒沒有長到沉淀尺度,出水水質也不會好。由此看到在絮凝池設計中應控制礬花顆粒的合理長大。
礬花的顆粒尺度與其密實度取決兩方面因素:其一是混凝水解產物形成的吸附架橋的聯(lián)結能力;其二是湍流剪切力。正是這兩個力的對比關系決定了礬花顆粒尺度與其密實度。吸附架橋的聯(lián)結能力是由混凝劑性質決定的,而湍流的剪切力是由構筑物創(chuàng)造的流動條件所決定的。如果在絮凝池的設計中能有效的控制湍流剪切力,就能很好的保證絮凝效果。
多相流動物系反應控制理論的提出,真正建立起水處理工藝中的動力相似。使我們認識到湍流剪切力是絮凝過程中的控制動力學因素,如果在大小兩個不同的絮凝工藝中,其湍流剪切力相等,那么具有同樣聯(lián)結強度的礬花顆??梢栽趦蓚€不同尺度的絮凝過程中同時存在,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就實現(xiàn)了兩個絮凝過程絮凝效果的相似。弗羅德數(shù)可以作為相似準則數(shù),可以表明湍流剪切力的大小,兩個尺度不同的絮凝過程當其弗羅德數(shù)相等時,其湍流剪切力就近似相等,絮凝效果就基本相似。但只控制湍流剪切力相等并不能完全控制絮凝效果的相似,因為湍流剪切力相等時兩個不同的絮凝過程的礬花聯(lián)結強度相等,但礬花的密實度與沉淀性能卻不一定相同。礬花的密實程度可用湍動度來控制,湍動度值越大表明在固定時間內流過固定空間點的渦旋數(shù)量越多,渦旋強度越大,礬花也越密實。在實際工程中是不可能測定湍動度的。慶幸的是當湍流剪切力相等時,尺度越大的絮凝池其水流速度也越高,因此礬花的碰撞強度越大,形成的礬花越密實,這已為試驗與生產實踐所證實。這樣就可以保證把小尺度的試驗結果按照弗羅德數(shù)相等來放大,放大后的絮凝效果會更好、更可靠。因而我們也可以通過科學地布設多層網格,通過弗羅德數(shù)這個相似準則,來控制絮凝過程中水流的剪切力和湍動度,形成易于沉淀的密實礬花。
沉淀部分 沉淀設備是水處理工藝中泥水分離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其運行狀況直接影響出水水質。
傳統(tǒng)的平流沉淀池優(yōu)點是構造簡單,工作安全可靠;缺點是占地面積大,處理效率低,要想降低濾前水的濁度就要較大地加大沉淀池的長度。淺池理論的出現(xiàn)使沉淀技術有的長足的進步。七十年代以后,我國各地水廠普遍使用了斜管沉淀池,沉淀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高。但經過幾十年應用其可靠性遠不如平流沉淀池,特別是高濁時期、低溫低濁時期以及投藥不正常時期。
傳統(tǒng)沉淀理論認為斜板、斜管沉淀池中水流處于層流狀態(tài)。其實不然,實際上在斜管沉淀池中水流是有脈動的,這是因為當斜管中大的礬花顆粒在沉淀中與水產生相對運動,會在礬花顆粒后面產生小旋渦,這些旋渦的產生與運動造成了水流的脈動。這些脈動對于大的礬花顆粒無什么影響,對于反應不完全小顆粒的沉淀起到頂托作用,故此也就影響了出水水質。為了克服這一現(xiàn)象,抑制水流的脈動,我們推出了小間距斜板沉淀設備。
- 上一篇:聚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(PAM)投加使用步驟 2018/8/22
- 下一篇:污水廠排污管道的清理方法 2018/6/1